24小时服务中心

售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随着互联网发展互联网安全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对现实世界影响的日益深化,互联网安全问题特别是战时安全问题越来被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政府忧虑。一些主要的互联网管理机构的领导权和控制权能否转交联合国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美国时间8月16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家通信与信息管理局宣布,其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把部分互联网监管的权力移交给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实现网络监管的私有化,意图去除任何单一政府部门对网络生态系统的控制。

早在2014年3月,奥巴马政府就曾宣布,有意卸下互联网域名系统的管家角色,拟将这一控制权转交给ICANN。

向ICANN交权

今年8月16日,美国国家通信与信息管理局已经告知ICANN,在9月30日——政府与ICANN合同到期之日,美国政府就将抽身,将域名管理等权力移交给ICANN。这一移交一旦完成,ICANN就将全权负责外界所称的“互联网的电话簿”。

多年来,ICANN这个非营利性组织说到底听命于美国商务部,它进行管理的方式就曾遭到过挑战,特别是欧洲,就试图要将之置于联合国的控制之下。

美国国家通信与信息管理局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美国政府此次不能完成这一权力转移,各国要求以多边政府运营形式来替代多方利益相关者模式的呼声只会越来越高。”

ICANN的背景及职责

ICANN成立于1998年克林顿政府时期, 总部设于美国加州,是一家被形容为“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非营利性机构,负责协调全球域名及IP地址政策。由于互联网诞生于美国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全球域名和IP地址管理的核心职能是经由美国政府与ICANN签订合同,授权由ICANN负责协调管理。

按照现行的互联网技术原理和运行机制,互联网管理权主要指的是围绕互联网资源的分配和协调,包括域名、IP地址以及互联互通协议的参数、互联网技术标准等产生的控制权和话语权。而互联网资源(域名、IP地址以及协议参数)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不同网络节点之间彼此识别、互相通信的基础。

美国政府放弃最后的干预权利?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完全掌控着互联网域名系统的根服务器。但由于维护成本等诸多原因,美国政府并不想保留所有的权力,于是在1998年,克林顿政府借助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ICANN将DNS根服务器私有化。

从那时开始,ICANN就运营整个系统;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它的权力和独立性不断增强。但即便如此,美国政府依然保留了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干预的权力。

2009年9月,美国政府和ICANN签订《承诺确认文件》。美国允许这家公司获取更大的独立性,但依然保留了在紧急情况下对根服务器的掌控权。

直至2014年,奥巴马政府决定,将剩余的控制权转交给ICANN。

长远来看,这对中国是一大利好消息,为中国深度参与互联网事务、谋求更大的互联网管理话语权提供了机遇。

对互联网用户不会产生实际影响

ICANN上周向美国国家通信与信息管理局表示,包括保护互联网安全在内的流程将很快走完。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奥巴马政府和许多高科技社区成员都认为,这一规划已久的举动,无论出于维系国际上对于互联网的支持,还是防止互联网监管受到破坏,都是必要的举措。他们表示,把互联网域名系统的管理权转移给ICANN,对于互联网的运作和其用户将不会有实际影响。

关键词:网站安全,互联网安全